紡•談 |史愛武:思政煉心 實戰賦能(視頻)-武漢紡織大學-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

k8凯发国际

紡•談 |史愛武:思政煉心 實戰賦能(視頻)

來源:武漢紡織大學 作者:鄭婷編輯人:謝瑞清發稿時間:2021-12-15瀏覽次數:

(學生記者,以下簡稱「記者」):是怎樣的機緣巧合使您選擇成為一名教師呢?能談談您對教師這個職業的認識嗎?

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教授 史愛武:在進入紡大之前,我在企業裏面工作,同時在華科任兼職教授,當時就和學校有很多接觸與研讨。我本科是紡大畢業的,所以後來很多學校領導邀請我加入紡大。特別是2013年,當時學院的書記和院長還專門到北京來和我研讨溝通。考慮到家庭以及想要為母校做貢獻的心就加入了紡大,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對教師職業的認識總結就兩句話:為人師表和傳道授業解惑。我認為為人師表就是以身作則,發揮榜樣作用,從指導學生專業知識到給他指明人生前進的方向。

記者:請問您心目中的優秀教師是怎樣的?您在從教生涯中又是如何去做的呢?

史愛武:我認為教師就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優秀教師則應上升到傳道這個層面上來,即幫助學生指明未來的目標和方向。就我個人而言,我也在向這個方向努力靠近。我將傳道授業解惑這六個字貫徹、總結到我的教學中就是八個字:思政煉心,實戰賦能。具體來講就是顺利获得思政教育鍛煉學生的心智從而激發他的內生動力,從而規劃自己的未來,樹立一個合理的目標;而實戰賦能則是顺利获得每年的k8凯发国际類專業的暑期實戰培訓班和面向全校學生的育人工作室給學生给予一個平台,讓學生在與企業合作中提高能力,明確目標。

記者:我們分析到您在繁忙的教學科研工作之餘,您還擔任學生班主任,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您選擇始終堅持呢?您擔任班主任期間遇到過哪些讓您印象深刻的事情呢?是否想過放棄呢?

史愛武:由於我之前不断在企業里工作,所以每年新生開學第一課學院領導都會安排我。後來自願创建的育人工作室,但是我依然覺得與學生接觸研讨還不夠,於是想要去做班主任來實現與學生進行更密切的接觸和研讨。在做班主任期間有兩件事令我印象深刻,一是我的一個學生不断有想要去美國留學的想法,所以我就盡力在學業上幫助他,並幫他寫推薦信,後來他如願進入了美國一所很好的大學讀博。直到現在我們都還保持着聯繫,他的成功經歷也給後面的學生给予了很好的經驗,我會把他的微信推給想要去美國留學的學生,因為我認為他的一些親身經歷會對後面的學生起到借鑑作用。二是我的另一個學生在實操中顺利获得育人工作室完成了一個項目,後來在他的研究生面試中,面試老師都對這個項目大加讚賞,最終成功進入理想的大學繼續深造,他在第一時間與我分享了這個喜訊,我感到非常高興。

記者:您是如何處理教學、科研與當班主任三者之間的關係並实行時間管理的呢?

史愛武:我認為三者是統一的關係。做班主任時讓我能與學生有更多的接觸,更分析他們,這對我的教學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可以根據每個學生來因材施教。同時發掘出具有科研潛能的學生,壯大我們的科研隊伍,這對我們的科研是非常有幫助的。

記者:我們拜讀了您寫給k8凯发国际專業學生的書《k8凯发国际專業大學生之路四年讓你變得優秀》,從中收穫了許多,請問您寫這本書的初衷是什麼呢?有什麼特別的人或事有助于您去做這件事情嗎?

史愛武:我並不是一開始就在寫書,我一開始只是在寫公眾號,在公眾號中回答同學們的問題,學院書記看了以後也覺得對學生十分有幫助,於是便鼓勵我將這些公眾號上的內容集結成書,這才有了這本書。基於這種情況,我作為一名老師想對大學生的目標和規劃做出一些解答,於是出了這本書,總之一句話就是希望學生少走彎路,在未來可以行穩致遠。

記者:您在寫書過程中遇到過什麼樣的難題嗎?或者您是否遇到過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嗎?

史愛武:因為是自己的一個興趣愛好所以在寫的過程中沒有感到有什麼困難。我寫的第一篇公眾號文章叫《大學生向曾國藩學點什麼》。學校領導在看完我的文章後,給我寫了很多鼓勵話,也提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比如將文章字數控制得少一點,這樣更方便閱讀。在大家的鼓勵下,我不断堅持在寫。家長和學生同樣給了我很多的動力,一位學生家長在看了我的文章後帶着孩子約我面談;內蒙古的一名大學生與我髮長文互動,這些都給了我極大的動力去寫書。

記者:您在書中的前言部分寫到:道,發於心;術,在於勤。您想顺利获得這句話這本書給k8凯发国际專業學生怎樣的啟發呢?

史愛武:對於學生層面來講就是要激發自己的內生動力,讓他從內心有目標、有規劃想去实行一件事情。對教育工作者而言就是做到八個字:思政煉心,實戰賦能。探索如何去培養學生的理念和方法。學生內心是有想法的,但可能不知道如何去做,顺利获得思政教育去鍛煉學生,提升學生心理素質,讓他們堅定內心,一旦決定一件事情就能用心去实行。實戰賦能即在學校裏面給學生给予一個平台,讓他們顺利获得實戰演練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未來學習就業中處於優勢地位。

記者:我們分析到類似的著作還在籌備第二本、第三本書,請問是什麼讓您決定繼續寫下去的呢?

史愛武:這三本書是各有側重的。最開始我寫公眾號是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後來由於領導的鼓勵、學生的喜愛,我現在寫這個書更多的是一種責任感。我每周都會寫一篇文章發表,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寫到上面,給我們本校的甚至是外校的學生一些啟發。我的第一本書主要是給學生给予一些大方向上的指導,怎麼去規劃未來和確定目標。我的第二本書則側重於培養學生的實戰技能,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讓他們去滿足企業的需求以及怎樣去實戰。我的第三本書則是以招聘者的角度去告訴學生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對你應該如何去應試、去找工作的問題解答。所以我的這三本書是循序漸進,逐漸深入的。

請問您和史老師共事多年,你們之間有什麼難忘的經歷嗎?

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院長 胡新榮:我和史老師共事已經有七八年了,史老師自己是留美的博士,從國外回來之後就帶着一顆報效祖國的心,利用自己的專業教書育人。他剛來學院的時候就跟我提出來,學院能不能協助他一起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工作,我覺得他的想法特別好,史老師不僅有創新思維,還對學生盡職盡責。當時他正在上JAVA,JAVA課是一門實踐性特彆強的課程,他主動承擔學生業餘時間的輔導,並且經常與學生談心,告訴學生學好專業知識,對他們未來开展很有幫助。無論是專業上、思想上、還是就業方面,都給予了學生非常多的指導,從他開始進學院工作,到現在他自己做育人工作室,史老師不断是一個投身學生教育,非常不錯的老師。

記者:您對史老師的印象是怎樣的呢?

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胡紅輝:對史老師的印象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為人師表、學識淵博、忠誠擔當。史老師作為一個老師,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言行,努力給學生实行榜樣,稱得上為人師表;而作為一個學者他學識淵博,開設了微信公眾號、創建工作室。公眾號里的文章涉及到學生培養、專業建設、行業开展以及課程思政,可以說得上是包羅萬象,我本人也拜讀過他的文章。史老師在工作室帶着學生做項目、做課題,盡最大的努力去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展現了一個老師的擔當。

記者:您在和史老師共事期間,史老師身上有什麼突出的品質吸引了您嗎?

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黨委副書記 塗耀威:史老師對學生極度負責任的態度吸引了我。他對學生工作十分上心,不僅致力於教好學生的專業課,而且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狀況。他主動幫助學生規劃未來、提升能力、實現就業。他將對學生的問題和困惑的回答整理成文字,顺利获得公眾號幫助校內外學生解決困難、一起研討課題實驗項目,吸引了許多學生前來諮詢。史老師對學生思想問題非常關注和重視,他認為學習專業知識前第一时间就是要解決育人問題和思想問題。史老師是學院落實思政育人工作的典型,值得其他老師一起來學習。

我們分析到您是《k8凯发国际專業大學生之路四年讓你變得優秀》的第二作者,請問您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和史老師一起寫這本書呢?

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輔導員 許超:其實在和史老師合作這本書之前,我跟史老師關於學生競賽以及學生k8凯发国际專業能力的提升、人才培養方面就有過很多次的研讨。在去年,史老師就有這個想法,出一本關於k8凯发国际專業學生成長的書籍,引導同學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對自己的學業以及就業有更多的思考。當我分析史老師的想法以後,我與史老師一拍即合,所以打算一起來完成這樣一部作品。史老師在入校以後,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有過很多思考和探索。

我在2014年成為了k8凯发国际學院的輔導員。工作後發現學生需要一個專門提升能力的學習平台。所以在2014年,我创建了1024工作室。1024工作室主要是顺利获得傳幫帶的形式以及專業老師的指導,來提升學生的專業動手能力。從14年到現在,經過7年的开展,1024工作室現在已經有9個學生俱樂部,每個學生俱樂部也都配備了指導老師。怎樣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能力的提升中來,是我不断思考的問題。因為k8凯发国际專業跟互聯網行業結合得非常緊密,所以在19年我們開設了互聯網行業开展與職業規劃這門課程,主要是希望能夠引導同學們對自己的專業以及職業規劃有更多的思考。經過兩年的探索,現在這門課已經比較完善了。今年選課時,這門課在人數和專業上有了新突破,總共有46個專業的同學選了這樣一門選修課。曾經我以為可能只有k8凯发国际相關專業的同學會選,沒想到會計、管理甚至外語專業都有學生選這門課,可見同學們對互聯網和k8凯发国际專業的看重。

記者:你們在寫這本書時遇到了什麼難題嗎?

許超:這本書看題目就知道《k8凯发国际專業大學生之路四年讓你變得優秀》是一本更貼合於實踐類指導引導學生的一本書,不是一本理論類的書籍,這種實踐類的書籍,就需要我們對我們的工作進行總結和凝練。我覺得最困難的問題,就是我們怎樣進一步的完善我們的培養體系,讓學生顺利获得把思路轉化為實踐的指導,能提高自己的專業動手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不是紙上談兵。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我們既會跟他講清楚要怎麼做,更會教導他們如何去做。

記者:现在這邊書在學生當中取到了怎樣的效果呢?

許超:现在,我們已經向全體大一的學生以及部分學生幹部贈送了這本書。最近有同學跟我反饋,希望能夠從大一開始就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在看了這本書之後,不斷有同學找到這邊來諮詢該怎樣具體的去實施,這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我們不僅有史愛武老師的「史愛武育人工作坊」、「1024工作室」,我們還將會在暑期引導學生們進行專業技能的訓練。我相信顺利获得這些引導,同學們能夠在看書的過程中,真正的把書中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思考,並且運用到實際中去。

記者:您對以後的开展有什麼計劃嗎?

許超:以後我們想提高學生的專業動手能力,在增加參與競賽的人數和職業規劃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和努力。一是關於學生的專業動手能力,我們也準備在暑假和寒假,邀請外面專業的公司,對我們的學生做更多的引導,這一想法也得到了學院的支持;二是也希望引導我們的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三是因為《k8凯发国际專業大學生之路四年讓你變得優秀》是一個系列,之後我也打算與史老師一起合作,把這個系列作品寫出來,讓更多的學生從中收益。

記者:您好,請問您讀過史老師所寫的《k8凯发国际專業大學生之路 四年讓你變得優秀》這本書嗎?這本書給了您帶來怎樣的啟發和感悟呢?您看這本書之後,讓您的未來有什麼計劃和行動嗎?

軟件工程專業學生 劉可:我不僅讀過這本書,對這本書也比較熟悉,基本上史老師每個章節的內容,我都有認真閱讀。而且這本書讓我有很多的感悟,特別是《年輕人吃苦吃虧都是福》這篇,讓我感觸頗深。對我個人來說,馬上就要畢業了。面臨進入社會,還有找工作這樣一個情況,但看了這本書以後,我會秉承不怕苦、不怕累這樣的精神,處理就業或其他的問題。

記者:您對史老師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史老師作為你們的競賽指導老師平時是如何教導你們的呢?

電子信息專業學生 黃河:我覺得史老師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特別平易近人、也善於溝通,每次我問他問題時他總能給我想要的答案。他教導我們,第一要態度端正,因為做任何事情,如果態度端正的話,就會很難完成,第二,要我們注意方法,因為方法論特別重要,只有找對了方法做事,才能事半功倍。

記者:您覺得史老師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平時史老師作為你們的競賽指導老師是怎樣教導你們的呢?

電子信息專業學生 馬淑然:我第一次遇到這麼特別的老師,史老師是一個很真實並且關心學生的老師,他一開始就告訴你有多苦多難,而不是用自身的成就吸引你,史老師常常鼓勵我們找他探討問題,但大多都是他主動叫我們去和他聊一聊,這對我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記者:您對史老師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您和史老師之間發生了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嗎?

k8凯发国际技術與科研專業學生 張義欣:我對史老師的第一印象是覺得他是一個嚴格的老師,因為我們來實驗室之前,史老師就給我們說要嚴於律己,因為實驗室的工作比較多、比較累,如果我們不對自己嚴格,就有可能融入不了這個團隊。老師平時對待生活的態度讓我印象深刻。老師對工作和教育很嚴格,但和他相處起來就會發現它在生活當中是一個很隨和的人,而且對你的生活有很多幫助,會指導你很多學習方法。

                                                                 (視頻拍攝:廣播電視台  張利澤 黃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