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AI時代紡織產業的複合型人才,構建有學校特色的服裝數碼化技術體系,助力我國針織產業的新質生產力發展,1月15日至1月17日,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院長鬍新榮教授、副院長彭濤教授以及朱強和鍾賽尚等教師帶領部分碩士研究生赴學院省級研究生工作站——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考察交流。
首先,經企業代表的介紹,紡大師生深入了解了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與技術積累。通過展覽牆上1000+的技術專利和多項獎勵證書,師生對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科研成果與榮譽、核心技術、典型產品進行了諮詢和了解,對慈星的技術發展和所獲得的榮譽均表示欽佩和讚嘆,並且也認識到人才和技術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
隨後,在企業展廳中,針對團隊研究生與工作站合作的研究課題,慈星股份技術骨幹王工帶領師生們重新認識了不同花型的針織面料,並且用緯編面料實物逐一對每種花型的結構特點進行了詳細講解。通過看得見、摸得着的介紹,同學們對自己的研究對象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對研究問題也有了更加準確的認識。
在了解了緯編針織實物特點後,工程師們進一步用自研專業軟件為師生們展示了目前慈星在緯編針織服裝三維虛擬仿真、數碼化設計和生產等方面的最新技術進展。大家根據自身的研究方向,結合演示效果和工程師們進行了深入的技術探討。通過這一過程,同學們不僅深刻認識到了自己工程和研究能力上的不足,也進一步明確了接下來努力的方向。
最後,學院師生就團隊與慈星有限公司的合作研究方向從研究進度和方案兩個方面,與慈星股份副總經理李立軍先生進行了深度探討。李立軍先生從企業生產的角度和慈星國際化平台的高度對合作研究方向給出了一系列建設性改進意見,並且鼓勵學院更多的研究生參與工作站合作課題研究。經過討論,大家確定了接下來合作研究的重點,並從校企合作的角度對研究目標達成了共識。
會後,師生一行還現場參觀了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製衣車間,進一步了解了針織生產設備的結構和零部件構成,加深了產品從設計到生產的全過程認識。在企業工程師的現場操作和講解下,師生們觀看了製衣過程,了解了一線成型技術的優勢和技術難點。
考察活動結束後,師生紛紛表示此次對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的調研活動,進一步加深了我院師生對省級研究生工作站的了解,有助於推動學院與工作站的合作研究課題,還促進了校企溝通與交流,為後續的產教研融合發展、成果轉化和複合型專業人才培養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