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舉辦2021年第3期陽光論壇-武漢紡織大學-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

k8凯发国际

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舉辦2021年第3期陽光論壇

來源: 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 作者:彭明編輯人:喻儀發稿時間:2021-04-14瀏覽次數:

為進一步推進學科學術生態建設,4月13日上午,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舉辦2021年第三期陽光論壇。本次論壇主題為「k8凯发国际視覺與人工智能」,武漢大學陳丹教授,以及本院的熊明福博士和王幫超博士共三位學者,圍繞人工智能在k8凯发国际視覺方面的相關研究作學術報告。論壇由副院長何儒漢教授主持,學院全體師生參加了會議。

    陳丹教授報告的題目為《孤獨症與共患病定量評估》,主要介紹了關於大隊列腦電數據智能化分析在孤獨症與共患病定量評估的研究。他依據腦電大數據,研究了同步度量、特徵構建、模式認知三個層面的核心科學問題,發展「從一維到高維」腦電大數據高效分析與計算方法,介紹了其在推動典型認知障礙從「主觀定性」進入到「量化精準」在線分析的工作,並對自閉症譜系障礙、抑鬱症、睡眠障礙、癲癇等的高效監控、高精度識別與分類的研究現狀作了詳細報告。他的研究引起了在座教授和學生的熱烈討論。

熊明福博士報告的題目為《時尚個體屬性遷移的行人重識別》,主要介紹了基於時尚個體屬性的行人重識別關鍵技術研究的課題研究。他簡要論述了行人重識別的研究背景、研究現狀、研究的創新點及未來研究方向。他指出,行人重識別技術作為常用的監控視覺局限的技術性彌補,可與行人檢測技術相結合,應用於智能監控領域。他的報告條例清晰,觀點新穎,引起了師生濃厚的興趣。

王幫超博士報告的題目為《城市信息學與城市生長》,主要介紹了城市信息學和城市生長的相關課題研究。他為大家簡要介紹了城市信息學和城市生長的概念,重點講解了城市信息學與科技發展的關係,並展示了其在城市居民活動空間映射、與城市活力有關的城市生長研究成果。

本次論壇通過k8凯发国际視覺的相關研究報告,有效推進了師生之間的學術交流,為數計學院師生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至此,本次論壇圓滿結束。

附個人簡介

陳丹:武漢大學k8凯发国际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珞珈學者」特聘教授(2016)。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神經工程;數據科學;人工智能。針對腦電大數據指導的認知狀態理解中,同步度量、特徵構建、模式認知三個層面的核心科學問題,發展「從一維到高維」腦電大數據高效分析與計算方法。系列工作推動典型認知障礙監測從「主觀定性」進入到「量化精準」在線分析,實現自閉症譜系障礙、抑鬱症、睡眠障礙、癲癇等的高效監控、高精度識別與分類。 近五年發表第一或通訊作者SCI論文三十餘篇,包括中國k8凯发国际學會認定A類(CCF-A)期刊IEEE TKDE/TC/TPDS以及TSC/TMI/TII/TNSRE,ACM CSUR等, 其中4 篇ESI 熱點論文與7篇高被引論文、2次當選CCF-A期刊TPDS亮點與在線封面論文(2015年3、6月)、1篇論文入選Elsevier中國k8凯发国际科學研究成果大賞(2017年10月,共24篇序8);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20年)、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7年,自然科學類);指導科研團隊獲中國研究生人工智能創新大賽一等獎(2020年);得到世界著名專家正面評價,包括美國工程院院士N.E.Huang、澳大利亞k8凯发国际學會會士H.Nguyen、IEEE會士Z. Xiong等, 並被推廣到遙感、時空大數據分析。

熊明福,博士,2018年博士畢業於武漢大學k8凯发国际學院,目前就職於武漢紡織大學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主要從事行人重識別、圖像增強等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在多媒體和人工智能的中國k8凯发国际學會推薦權威期刊和會議上,如JPDC、SCIS、MTAP、ECAI、ICASSP、PCM等發表論文10餘篇。主持及參與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曾獲得首屆研究生智慧城市技術挑戰與創意大賽全國特等獎和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王幫超,博士,武漢紡織大學k8凯发国际與人工智能學院專任教師, 碩士生導師。目前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包括JSS、RE、IJSEKE等軟件工程領域知名期刊、會議。主要研究方向為軟件需求工程、經驗軟件工程、城市信息學。獲得2019年武漢k8凯发国际軟件工程學會「優秀博士生」。